行业动态

环境工程科技网

____

打造同仁交流平台,探求行业发展真谛

服务热线   ——

0538-8993676

南通崇川:抓实垃圾分类“小切口” 做好生态文明“大文章”
2025年10月14日

垃圾分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、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。分类工作推进以来,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结合居民需求与自身实际,围绕“让分类知识入脑入心、让分类行为成为习惯”,探索出一批接地气、有实效的特色推进路径。这些实践或聚焦场景化学习,或侧重全链条联动,不仅为基层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鲜活经验,也让环保理念在创新探索中逐步扎根民心。

“Hong彩夜校”巧教学 网格互动固成效

洪济社区创新以“Hong彩夜校”为实践载体,将“垃圾分类精准投‘喂’大挑战”融入每期夜校课堂,通过设置标注矿泉水瓶、香蕉皮等物品的垃圾卡片,引导居民在“投喂”对应颜色垃圾桶的操作中掌握分类要点。为推动垃圾分类知识从“一次性学习”向日常渗透,社区进一步构建常态化巩固机制。依托居民网格群,同步转发活动精彩瞬间与图文版分类知识点,每日发起“奶茶杯、剩余奶茶分类”“废旧手机电池归类”等生活场景类趣味问答,居民可在群内实时反馈垃圾分类相关疑问,工作人员即时回应答疑并同步补充具体分类依据;社区每周开展“网格分类达人”评选,为积极参与和分享技巧的居民发放定制环保袋,以激励机制强化居民参与意识,打造网格“分类知识互动圈”。

南通崇川:抓实垃圾分类“小切口” 做好生态文明“大文章”

活动现场(崇川经济开发区供图)

后期社区将进一步拓展宣传渠道,引入“邻里分类经验直播”等数字化新型载体,通过更直观、更贴近居民生活的传播形式,推动绿色环保理念深度融入日常,持续巩固垃圾分类工作成效。

趣味引导强参与 家校联动促自觉

山港桥社区以“趣味引导、家校联动”为抓手,长效常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。在趣味引导方面,重点打造“有害变有爱”及“变废为宝”两类特色活动。社区居民可将废旧电池、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按标准兑换肥皂、洗衣液等日用品,工作人员同步讲解有害垃圾规范处置方法;定期邀请社区手工达人作为志愿者,围绕节日装饰、家居收纳等主题开展“变废为宝”活动,鼓励居民将快递纸箱、塑料瓶等可回收物改造成创意作品并展示评比。同时加强“家校联动”,搭建“校园—家庭—社区”垃圾分类工作全链条,联合学校开设分类小课堂,以“小手拉大手”实现垃圾分类工作“教育一孩、影响一家、带动一社区”,推动分类从“社区倡导”转为“自觉行动”。

在此基础上,社区还将打造“‘兑’出源头分类好习惯”积分兑换点,分类垃圾经督导员过秤积分,遵循“分类可积分、积分可兑换、兑换可获益”原则,居民凭绿色积分卡到定点超市兑换相应生活用品,让居民在实践中体会“变废为宝”益处,助推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。

四方联动聚合力 创新宣传入脑心

明星社区党委以“红暖明星”管家团为核心,整合小区物业、居民骨干等力量,构建“四方联动”垃圾分类推进机制。管家团依托“红马甲”队伍广泛开展入户宣讲与广场宣传,联合物业优化垃圾投放点位,同时通过组织有奖问答活动,有效提升居民参与积极性,营造“日日有倡导、处处见宣传”的浓厚氛围。此外,管家团结合实践体会,创新性创作垃圾分类主题歌曲,以“红色垃圾桶守护环境安全的方向、蓝色桶接纳金属纸张塑料衣裳、绿色的桶里厨余垃圾在发酵滋养……”等简洁的歌词、朗朗上口的曲调,在社区网格群广泛转发传播,成为居民日常哼唱的“环保旋律”。

下一步,社区群艺舞蹈团将依据歌曲编排舞蹈,通过文艺汇演推广垃圾分类文艺作品,用实际行动让垃圾分类工作成为全民参与的“绿色文艺”盛宴,推动环保理念深入人心。

接下来,崇川经济开发区将持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进垃圾分类工作,通过优化工作模式、强化引导激励等务实举措,进一步激发居民群众参与热情并提升分类工作整体效率,推动环保理念深植人心,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持久动力。(来源:崇川经济开发区)


投稿邮箱:zghwkjw@163.com      联系电话:0538-8993676
鲁ICP备19065681号-2      技术支持:焦点网络(电话:0538-6632526,825011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