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推进环境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,弘扬新时代环卫从业者爱岗敬业、守护美好生活的精神,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环卫工人的浓厚氛围,近日,住建部选树并公布2025年全国“十佳环卫人”,我省罗善善上榜。
以“智”取胜的新时代环卫工匠
罗善善,男,现任武汉临空港市政环卫公司清扫保洁队队长。自2003年投身环卫行业以来,他在平凡岗位默默坚守二十二载,始终初心如磐、笃行不辍,以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行动,从一名普通环卫工人逐步成长为全国先进工作者。先后完成12项技术改造,年均节约成本超50万元,培训技术学员200余人。他以智慧赋能传统环卫行业,用创新攻克实际难题,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凡业绩,先后荣获“全国先进工作者”“湖北省劳动模范” “荆楚楷模”等荣誉称号,2022年当选武汉市人大代表,2023年作为湖北省工会代表参加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。
传承锐意创新的“技改专家”
罗善善始终秉持“干一行、爱一行、精一行”的职业信念,刻苦钻研环卫技术,从对机械一无所知的“门外汉”,蜕变为行业广泛认可的“技改专家”。面对环卫作业中的诸多技术瓶颈,他毫不畏难,勇于创新,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。
针对垃圾转运车“跑冒滴漏”这一困扰行业多年的老大难问题,他扎根一线反复观察试验,系统性提出改造方案,重新设计排水管路、加固箱体密封结构、更换高性能密封条、加装污水收集箱。经过上百次试验调整,最终彻底解决了车辆滴漏问题。仅车辆防漏改造一项,每年可节约维修成本约5万元,减少污染清理费用近3万元。
在开展智能处理设备优化时,他发现30多个信号传感器极易因污染导致失灵,通过反复试验安装参数与防护方案,将传感器安装架更换为不锈钢材质、调整为横向安装,极大减少了污染物附着,保障了设备稳定运行。通过智能垃圾处理系统优化,传感器寿命延长一倍、灵敏度显著提升,年节省更换费用约8万元。
他还牵头完成多项“小技改”,如为主推油缸加装防护罩、选用高强合金耐磨板自制配件等,年均节约维修及耗材成本20余万元,真正实现“小改造解决大问题”。
倾囊相授的“传承名师”
罗善善高度重视技术传承和人才培养,通过建立创新工作室和名师带徒机制,为环卫行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术骨干,注入了新的活力。2021年,在武汉市总工会支持下成立“罗善善职工(劳模、工匠)创新工作室”,同期设立“名师带徒工作室”。他以此为契机,系统性开展“传帮带”工作,每周二、四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实操研讨,每月开展不少于三次的实战演练。亲自编写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,自制教学模型,将二十年来积累的设备维修、技术改造等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职工,还建立“手把手”教学机制,针对学员个性化特点因材施教,激发学员潜能。
罗善善常说:“环卫行业正走向智能化、精细化,我们不能只凭体力,更要靠技术、靠创新。”在他的悉心指导下,先后完成技术改进项目12项,每年为单位节约成本超50万元。截至目前,工作室共培养技术学员200余人,其中8人成为核心成员,5人是他的亲传徒弟。徒弟赵国强、张文斌等人荣获“武汉五一劳动奖章”,成为行业中坚力量。“罗善善职工(劳模、工匠)创新工作室”已成为环卫行业技术人才的“孵化器”,为行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勇于突破的“改革先锋”
面对环卫行业智能化转型趋势,罗善善积极拥抱新技术,推动环卫作业从传统方式向智能化、规范化转变,实现了管理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。
他主动学习智能设备操作与维护知识,白天跟进生产实操,晚上自学系统操作,研读设备说明书,虚心向厂家技术人员请教,利用休息时间拆解旧部件熟悉结构。通过对智能垃圾处理系统进行全面优化,改进传感器安装方式、调整压缩系统流程等,他迅速从“新手小白”成长为智能设备操作的“行家里手”。
在推行智能化的同时,罗善善高度重视规范化管理。针对车辆油耗核算粗放、监管难的问题,他深入一线跟车记录、分路段测算,摸索出一套科学用油管理方法。推动制定了《车辆燃料管理规定》《油料隔日审核制》《车辆维修申报制》等一系列制度,严控非必要油耗,杜绝“跑冒滴漏”。同时制定《车辆安全行为规范》,定期组织驾驶员培训,及时排查隐患。
智能化改造与规范化管理双管齐下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经他优化的智能压缩系统,将原先人工压缩14吨垃圾需1小时的工作缩短至15分钟完成,效率提升75%;设备综合维保周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,年均节约维修成本20万元以上;通过制度化管理和规范化操作,车队运营成本显著降低,节约的资金用于提高员工福利和改善办公条件。他所管理的车队十多年未发生一例重大安全事故,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和安全运行的双赢。
同事们评价说:“罗队长的‘严’和‘抠’,不仅是对公家财产的负责,更是对我们安全上岗的保障。”罗善善用智慧与实干,完美诠释了规范化、智能化如何为传统环卫行业注入新活力,开创了降本增效的新路径。
逆行而上的“橙色卫士”
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,罗善善总是冲锋在前,勇挑重担,用实际行动展现环卫工人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。
2020年武汉疫情防控期间,他主动请缨进驻武汉客厅方舱医院,带队成立10人保洁专班,承担移动公厕清洁与消杀任务。高峰时每日抽运粪水10-12吨,最苦最累的抱吸粪管作业都由他亲自承担。在疫情最严峻时期,为方舱医院1500余名病患提供了必要的卫生保障,有效防止了粪口传播风险。连续工作20天后,他主动放弃轮换机会,坚持“功不成、人不退”。
2024年2月武汉遭遇强降雪,他连续四天四夜奋战一线,组建20人突击队,调配撒布机、雪滚车等设备,全力开展清雪除冰工作。清雪行动中累计撒布融雪剂30余吨,清理积雪里程50公里,保障了数万市民的出行安全。
二十二年来,罗善善同志始终坚守环卫一线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“宁愿一人脏,换来万家净”的环卫精神。他从普通环卫工人成长为先进典型,从技术“小白”蜕变为行业“大拿”,变的是岗位与技能,不变的是初心与匠心。他以智慧赋能传统行业,以创新推动技术变革,以奉献书写责任担当,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,完美诠释了新时代环卫工人的价值追求。
来源: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